从 威海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威海市招引外资取得阶段性成效,世界500强采埃孚等企业“落子”威海。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0家,实际使用外资达6.5亿美元。截至目前,全市外资企业总量达1700多家。
中国山东网威海频道8月2日讯 记者从威海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威海全市新批准外资项目87个,合同外资6.52亿美元,同比增长4.1%,实际到帐外资6.5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到账外资规模居全省第四位。
来源:【威海新闻网】标准化厂房林立,数字经济产业园呈现新面貌;以银菲特行星齿轮为代表的大项目好项目接连落地,产业迈上新台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资企业焕发新活力……“大抓经济”时间过半、进度过半,临港大地处处涌动着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
李孟霏 威海报道 通讯员 徐晓萌检验、封装、打包……在豪雅光电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检查车间内,工人们将光学玻璃产品装箱,准备发货交付。“这批产品是光学玻璃压型品,是高端数码相机的核心零部件,就像是人类的‘眼睛’。
近日,威海市(上海)高质量发展招商交流会在上海举办。本次交流会由威海市商务局与上海市企业经营师协会共同举办,吸引协会在医药、化工、航空和物流等领域30余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威海市政府副市长赵宝钢和商务局工作人员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推介和交流。
威海与仁川市签署了《加强地方经济合作议定书》《加强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打造东北亚物流中心谅解备忘录》等合作协议,在地方交流、服务贸易及物流通道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地方创新合作,设立了中国城市在韩国的第一个城市形象展示馆,成立了中韩首个地方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及分委员会,建立了中韩首个地方城市跨境消费维权机制,形成一批中韩地方经济合作创新案例。
记者 陈乃彰 通讯员 夏丽萍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阵地,鼓励了众多一线职工参与到创新工作中来,并引领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搭建了平台。
威海网讯(记者 连涛)近日,翻看前两个月的外资报表,我市商务口统计人员有了新发现——不但投资企业数量增加了,而且合同外资、实际到账外资数额实现了双增长。综合数据显示,1至2月,全市新批准外资项目26个,合同外资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实际到账外资1.
威海是一座对外开放的城市,全市外资企业总数达到1694家。地处威海经济开发区核心地段的智慧谷园区大门正上方名称,有中、英、韩三种文字标识。智慧谷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骁介绍,园区内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已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