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火车站、图书馆、供销社、电影院、邮电局、长途车站……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中,20世纪80年代的场景在这里被重现。这是陕西榆林清涧县专门打造的“人生影视城”。作为路遥的老家,这位作家向来是清涧县的文化名片。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化时间工作室】“那是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花当然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故乡,往往是作家的心灵出发地。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2023年8月,我们飞越长江和秦岭,来到黄土高原,走进与路遥的人生深深羁绊的两个村庄,寻找他笔下的“双水村”。
【视线】原标题:用话剧艺术为人民作家路遥立传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李江波“大家要梳理每句台词、每个动作的内在动机”“所有的调度都要来自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近日,在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排练厅,话剧《路遥》导演傅勇凡仍然精心指导着演员复排打磨这部作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郝彦丰 白万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博)12月1日,在著名作家路遥75周年诞辰来临前夕,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路遥文学村举行了开放仪式。中国作协社联部相关领导表示,路遥文学村以作家路遥先生命名,这是对他卓越文学成就的崇高致敬,和对他深邃现实主义精神的最好纪念。
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年代剧《人生之路》,部分取材于著名的文学作品《人生》,整个服化道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文学作品中的原貌。《人生之路》的拍摄地,在《人生》这部小说的作者-路遥的家乡,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剧组在那里搭建了一座影视城。
来源:【看余杭】“我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用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书写这伟大的时代、火热的生活和真实的人生;我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纵览这个时代的经纬,捕捉这个时代的气息,像柳青、巴尔扎克那样‘做时代的书记官’……”眼下,取材于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中篇小说《人生》,现实题材经典
阳光讯(郝彦丰 记者 高小雨)9月1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全民阅读办公室)、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清涧县委、县政府及《小说选刊》杂志社承办,榆林传媒中心协办的“我读路遥”全国征文活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三十年前的1992年11月17日,作家路遥因肝硬化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2岁。即使在他去世三十年后,这本书依然长盛不衰地影响、激励和感动着无数中国的青年,在清华、北大等中国众多高校的借阅排行榜上,成为上榜次数最多的小说之一。
4月25日,在清涧县石咀驿镇枣林则沟会议旧址,76岁的吴子俊向记者讲述旧址往事。“此次会议确定了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分工,既保障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对全国各解放区实施不间断指挥,又做好了应对各种突发事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