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关于印军武器落后,后勤补给困难问题,印军承认这是失败的关键。首先,从军队规模分析:1962年,印度在边境西段部署了1个旅部、6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及若干配属分队,共5600余人,而在东段,印军部署了1个军部、1个师部、3个旅部、15个步兵营,约16000余人。
现在网上都流传一个说法,说1962年的印度把侵略战争打成了首都保卫战,说我军已经兵临城下,先头部队距离新德里仅有50公里,甚至能看到新德里的顾特卜塔的塔尖。尼赫鲁惊慌失措,一度准备迁都。然而到地图上一看,才知道这都是子虚乌有。
1962年的中印边境冲突,对于印度来说,无疑是一场沉重的历史记忆,这场冲突不仅暴露了印军在战术、后勤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更揭示了其战略决策和军队管理上的严重缺陷,回望历史,印方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为我们揭开了这场战争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也折射出印军在面对这场战争时的混乱与迷茫。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态度。60多年前的喜马拉雅山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用56式半自动步枪后炒面青稞,给嚣张的印度军队一次教训,这场对印自卫反击战,被现在的年轻人称为“最硬核吃鸡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