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4月5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4日,捷克国防部长雅娜·切尔诺霍娃在访问位于帕尔杜比采的国营航空培训中心时表示,捷克正在为乌克兰提供F-16飞行员培训。丹麦、荷兰、挪威和比利时将在数月内向乌克兰移交共约45架F-16战斗机。
波兰在近期的声明中,指责俄罗斯蓄意破坏卡霍夫卡水电站,严重违反了日内瓦公约。为此,波兰决定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家结成四国联盟,共同派遣10万名混合编队士兵长驱直入乌克兰,力求为乌克兰主持”正义“。
新华社 乌克兰23日收到新一批由德国提供的军事援助,包括“豹1”主战坦克、红外成像型后继弹系统(IRIS-T)等。同日,意大利内阁批准一项法令,允许意大利在2025年年底前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德国政府、乌克兰国防部23日确认交接军援。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6月15日披露消息,宣称根据美国官员的表述,日本正在考虑向美国提供炮弹,这是根据日本和美国在2016年签署协议采取的措施,根据相关的协议,日本和美国可以共享弹药,为此日本考虑依据该协议向美国提供炮弹。
继得罪俄罗斯以后,波兰又跑来招惹中国,逼中方在南海让步,是什么居心?日前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接连造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三个东盟国家,期间西科尔斯基多次提及南海局势,称南海地区的争端不能以暴力、经济或物理胁迫的手段来解决,并称无论大小国家都必须尊重所谓的“仲裁法院的裁决”以及国际法。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魏齐 柳玉鹏】1月18日,乌克兰国防部表示,支持乌克兰的国际“炮兵联盟”当天在巴黎宣布成立,2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开幕式,乌防长临时决定,改以视频方式参加。这个联盟的目的是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火炮、炮弹以及炮兵作战的相关武器装备。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西班牙《起义报》4月3日发表印度历史学家维贾伊·普拉沙德的文章,题为《欧洲:在困境中梦游》,全文编译如下:3月19日,法国地面部队指挥官皮埃尔·席尔在法国《世界报》发表文章:军队已经准备就绪。席尔是法国在中非共和国、乍得、科特迪瓦和索马里执行海外任务的老兵。
欧盟和英国在2月17日举行了紧急会议,本次会议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主持,会议主要是应对美国和俄罗斯推动的俄乌冲突停火。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就在力促俄乌冲突停火,除了任命处理乌克兰危机的特使之外,还责成美国国务卿和美国白宫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前往沙特参加了和俄罗斯举行的谈判。
访问乌克兰的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3月1日签署了双边防务合作协议,荷兰通过协议承诺在2024年向乌克兰提供2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同时荷兰还承诺在未来10年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援助项目。
2025年2月19日,欧盟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不低于60亿欧元的一揽子军事援助,这一决定迅速登上全球热榜。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欧盟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进一步强硬,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这笔巨额军援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意图?俄乌冲突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3月21日,由捷克、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四国组成的维谢格拉德集团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外长会。会议就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和欧盟东扩等议题展开讨论,四国在援助乌克兰方面存在严重分歧。捷克和波兰支持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