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元两个面包、11.9元两份卤味、12.9元三份寿司……近日,“剩菜盲盒”悄然成为一种潮流,包括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都有商家在相关小程序上线盲盒,买到的网友发布笔记打卡“炫耀”,也有人表示“要定闹钟抢,手速慢抢不到。”“剩菜盲盒”卖的到底是啥?为啥这么受欢迎?食品安全能保证吗?
据《新华日报》报道,最近,一股“剩菜盲盒”风在南京、成都等全国各地悄然流行起来。所谓“剩菜盲盒”,贩售的并不是别人吃剩下来的菜,而是一些餐饮店铺将临期食品或者当日未售出的商品,以超低的价格、“盲盒”的形式在专门的App小程序上出售。对消费者来说,“剩菜盲盒”的价格远低于原价。
近年来,盲盒经济蓬勃发展,各种盲盒层出不穷,如玩具盲盒、宠物盲盒、机票盲盒、酒店盲盒等。盲盒因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最近,一种名为“剩菜盲盒”的新兴盲盒在大城市中兴起,这种盲盒以实惠、划算为特点,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购买到远低于原价的食品。
近日,“剩菜盲盒”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火了,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剩菜盲盒”,主打一个捡漏不捡陋。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酸奶、甜品店经营者表示,他们店里其实并没有产品卖不完的情况,之所以参与“剩菜盲盒”的销售,主要就是为了营销和引流,所以他们放进“剩菜盲盒”的产品,也都是新鲜制作的,并不是临期或销售不完的产品。
7.9元两杯咖啡、11.9元三个面包、19.9元十只寿司……当天没有出售完的食物被商家随机搭配,装入袋中,以优惠价促销。这种被称为“剩菜盲盒”的销售形式最近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很多年轻人甚至“蹲点”抢购。专家提醒,正值炎热酷暑,购买“剩菜盲盒”时,要注意判断是否变质。
原价33元的面包组合15.9元就能买到、4.9元吃到了现酿酸奶和双皮奶、15.9元的卤肉饭还送卤蛋和素鸡……近日,“剩菜盲盒”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火了,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剩菜盲盒”,主打一个捡漏不捡陋。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南京街头,用了不到40元开了3次“剩菜盲盒”。
作者 何嵘以15元的价格买到原价约50元的面包;48元购入原价约86元的沙拉……近日,一种叫做“剩菜盲盒”的食品销售方式在社交媒体上风靡一时,同时,其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所谓“剩菜盲盒”并不是真的被吃剩的菜。
盲盒热还在继续,从玩具到文具,再到机票,这次盲盒盯上了“剩菜”。这里所说的剩菜,其实是指商店打烊前未售出的食物,商家根据剩余情况再随机搭配出售给消费者。近期,有一款主打这种消费模式的小程序,在南京悄然走红,吸引一些年轻人打卡体验。
今年以来,餐饮行业洗牌加速。红餐大数据显示,去年5月,上海人均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餐饮店占餐饮总门店数量为1.35%,约有2700多家。到了今年7月,这个数字已减少了1400多家,门店萎缩过半。高端餐厅也推出了“低价套餐”上海是国内高端餐饮最成熟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