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山东人酒量惊人,网友直呼:当地人的酒局,去了怕是回不来!”在中国,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风俗,提到山东,除了孔子和孟子的文化底蕴,还有让人惊叹的酒量。每当夜晚,山东各地的餐馆里,酒桌上的故事就开始了,引得网友们说:“山东人的酒局,去了怕是回不来!
山东自古出好汉,好汉重礼而豪爽。其重礼是因为山东是受孔孟思想影响最深的省份,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其豪爽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处世不拘小节,热情而好客,在喝酒上也讲究豪饮。山东人喝酒得用碗,一顿3斤排不上名号。
全国喝酒习俗大pk:山东人讲规矩,广东人很实在,河南人太可怕了马上要迎来2023年的春节了,逢年过节少不了的就是喝酒,这是全国人民的爱好。各个地方的喝酒文化截然有所不同,有一个网友总结出全国酒量大小的分布规矩:“从北往南,逐渐降低”。
山东,这片广袤而豪爽的土地,向来以酒风彪悍、酒量惊人闻名于全国,山东人的酒量,在全国那都是数一数二的。不管什么场合,白酒都是山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元素,然而,尽管山东人的酒量很出名,却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白酒,这就很奇怪了。从历史角度来看,山东有着悠久的酿酒文化。
山东是酒文化大省,不仅酒产量销大,最重要的是酒文化繁荣,经久不衰。清太宗皇太极以“铁帽子”酒犒赏八大王的时候,找不着碗,口对口地用坛子喝,最后铁帽子都喝到坛子顶上了等等许许多多喝酒的故事,全都比不上山东好汉武松。
大家都知道,山东人的酒量,在我国那是出了名的高,但没去过山东的朋友恐怕不知道,山东人喝酒还有这样的怪象。山东人喝酒,名酒是不上桌的,桌上的反而全是听都没听过的无名酒,这是怎么回事?按理来说,每个省份都会有自己的代表白酒,四川就不用说了,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等在整个白酒界都赫赫有名。
山东人喝酒,属于娘胎里加载的出厂设置。外地人:"喝啤的吧?"山东人:"行,先来三箱漱漱口。"酒桌规矩比高考题还复杂:主陪副陪三陪四陪,座位顺序堪比宫廷剧站位,碰杯必须低人三厘米,但凡碰出个势均力敌的架势,当场就能上演《权力的游戏》。劝酒词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喝了这杯咱就是兄弟!
“能活着从山东回来,是一件庆幸的事情。”网上曾有一篇名为《山东归来不喝酒》流传甚广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南方人,在山东被酒文化洗礼后发出的感慨。山东人能喝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根据全国酒量调查数据,山东人以每日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