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申小红在充满挑战与希望的人生旅途中,一位曾深受双相情感障碍困扰的花季少女小梅(化名),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被心仪的大学录取。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胜利,更是对所有面对困境不放弃、勇于挑战自我的人们的鼓舞。
青少年来访者有时在学校的环境中会出现各种躯体化症状,当遇到学业障碍或者同学关系上的挫折,这些情绪会激活在潜意识中的病理性记忆,孩子就会出现对于学校的恐惧感,当孩子处在学校的环境中,心里无法控制不断产生的恐惧感的时候,会产生逃离的想法。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不能作为治疗依据,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转自小荷App真实医生笔记【基本信息】男,18岁【疾病类型】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治疗方案】药物+心理治疗【治疗周期】半年【治疗效果】痊愈一、初识患者4年前,一位18岁
由于初一时没有如愿考入重点中学。曾经多次自残、自杀未遂。直到有一天,星星的父母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心理营养科就诊,医生诊断她为双相情感障碍,并接受了系统规范的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后,星星的情况渐渐好转,终于恢复上学了。
自小一只眼受伤,求学时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在躁狂和抑郁之间徘徊,自学多门外语,完成22部共超600万字的外文译著……杭州天才译者金晓宇的故事一度刷屏。近日,电影《天才翻译家》将把这一故事搬上大银幕的消息引发关注。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双相患者都是天才吗?
她前来找我们面诊时,已经患病2年,休学2次,休学1年多了。父母带着她四处寻医,换过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也尝试过心理咨询,情绪稳定了一些,但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她没法上学,第1次复学只坚持了1个月,只好再次休学;
“新成长关爱教育计划”尝试为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重建更适合的育人环境、重塑更适合的兴趣目标。 上海奉贤区教育局供图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② 为何有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想休学却不敢休学?当校园生活按下暂停键,在休学期间,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们会遭遇哪些新的问题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