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入秋,阴气渐盛,早起或偶有一丝凉意,但整体而言,天气仍暑热难耐。所以日常应注意少生冷瓜果、凉茶,不要总待在空调屋里,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适当去户外运动一下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运动既不会因出汗多耗气伤津,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传统节气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节气的饮食、居家都须注意,养生的重点是提防凉燥。
每日甘肃网8月8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梓懿)今日立秋,立秋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天气将由热逐渐转凉,但目前三伏天还未结束,暑湿仍要持续一段时间。甘肃省疾控中心提醒大家,立秋时节养生具有三宜三忌要点。宜润肺秋燥伤肺,耗人津液。
【编者按】自古以来,中医文化以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和独特的生命观,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不仅指导着农业生产,更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哲学。每一节气的更替,不仅是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也是人体阴阳五行调和、气血运行的微妙转折点。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寒露时节话养生 来看这份健康指南新华社记者李恒、董瑞丰10月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节气,这也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昼夜温差变得更大,公众应如何养生预防“秋燥”?为什么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一老一小”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进入此节气后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在此期间,天地之间阳气敛降,寒气逼迫阳气渐向地中敛藏。此时养生,需与天地同步,借金气肃降之大势,使阳气内收、精气敛藏,同时注重滋养阴气,待来年温木生发。
编者按: 人体有生物钟,养生也有时间表。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养生重点不同,养对了能更好地强体防病。农历新年伊始,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海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程亚伟,为您送上一份2024年最实用的“养生月历”,在新的一年里为健康做一份长期规划,愿您新的一年,无病痛烦扰,享幸福安康。
春分过后,昼夜均而寒暑平。在这温度适宜的好时节,养生上有哪些重点要牢记?在此,我们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科张天宏主治医师、张晓天主任医师来支招↓《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养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调养重点,而肺作为人体的“相傅之官”,对全身健康也有着重要意义。下文就来讲解一下四季养肺的要点。春季阳气升发,宜养肺阳、护肺康春季是一年的开始,一切生机的开端,所以“立春”也叫“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