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语涵(青岛大学)11月7日,“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避雷帖”真能“避雷”吗》。文中指出,无论是美食、旅游、美妆等日常消费,还是志愿填报、就业求职等人生大事,许多人习惯上网刷刷网友评价,看看是否有需要“避雷”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喜欢将自己的情绪倾倒在他人身上,使他人成为他们的“情绪垃圾桶”。重庆三一八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顾庆乐提醒,这种行为不仅会对情绪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学会如何避免成为别人的“情绪垃圾桶”是非常重要的。
最开始的时候是情绪垃圾桶,都是扔一些发泄情绪的瓶子,没有捞过瓶子。后来看到有人回复后,也开始捞瓶子回复,直到后来不管是自己的扔的瓶子,还是捞回来的瓶子,都慢慢变了性质,就再也不玩了!辣眼睛![捂脸][捂脸][捂脸][笑哭][笑哭][笑哭]一不小心成了情感开解老师了。
在人际关系的复杂网络中,有一种人格类型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情绪杀手”,悄然破坏着受害者的心理健康,这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今天,咱们就深入探究一下,NPD究竟是如何激发受害者的不良情绪,让他们的生活陷入一团糟的。
在职场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事和上级,有些人能给我们带来成长和支持,但也有少数人会让我们倍感压抑甚至阻碍发展。与其被动承受这些负面能量,不如学会识别并及时远离他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职场中“最让你窒息”的几种人,以及如何优雅地与他们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