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辖区居民缝补难、无处去、费用高等难题,河口街道河阳社区开展暖心便民服务,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绣阳裁缝铺”,采用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用缝纫“微”服务,满足居民“硬”需求,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一大早,“绣阳裁缝铺”的裁缝们身穿红色马甲为居民们提供便民缝纫服务。
新裤子裤脚长,毛衫破了个洞,衬衣纽扣掉了,包包拉链坏了……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鲍家耷社区,这样的烦恼根本不算事。只要每周二拿到社区“壹元裁缝铺”,1元就能轻松搞定。年关临近,三名志愿者还“上门揽活”,让腿脚不便的特殊群体都能享受这样的便利服务。
叶师傅的裁缝铺冬日下午,叶师傅的裁缝铺里人来人往,简易的白色玻璃拉门反复拉开、关上,发出“吱嘎嘎”的声响。铺子在北京二环的巷子里,甚至没有一块招牌,只在推拉门上贴了张白底红字“羽绒服定做”的条幅。门口立着两个模特,展示着铺子里今冬定制羽绒服的最新款式。
但他坚守着,手机号20多年不肯换,只为给那些喜欢定做衣服的顾客服务下去。他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小沓订单,他对照着单子,找出一块布,平铺在桌子上,拿着画粉和市尺在布上画着,随后用剪刀裁剪,5分钟不到,便能看出裤子雏形。
潮新闻客户端 姜晓燕林立的商铺中,夹着一间小小的裁缝铺。裁缝铺门口悬挂着一块长条的硬纸板。硬纸板上写着四个浓黑的大字“修补衣服”。有风吹来,硬纸板“啪”一声翻转,又会显出背面的四个字“十年老店”。店很小,只有二十平方米左右。
李欣然 方梓妍北京电视台“中国梦365个故事”栏目,近日报道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上的一家裁缝铺——幸福大街裁缝铺。这是叶志良师傅的裁缝铺,他在这里做了20多年裁缝,让人们在小修小补中,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美好。叶师傅个头不高,身材匀称。
来源:【宁夏日报】衣服拉链坏了、裤腿需要截边、毛衫破了个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类似的事,如果有人缝缝补补,那该有多温馨。这几天,银川市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友爱社区打造的“友小新”裁缝铺开张了,居民们再也不用为这些小事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