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讯 (通讯员 杨刚 何克勤)“言阿姨,来握个手!”在岳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患者言阿姨(化名)颤抖着抬起胳膊,艰难地回握住主管医生杨刚的手。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让病房里的亲属、医护人员们激动不已,纷纷为她鼓掌。为了这一刻,大家已经努力了3个多月。
红网时刻新闻6月13日讯(通讯员 王承)由于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等众多原因,许多患者陷入慢性意识障碍甚至持续昏迷状态。此类患者需要长期治疗与护理,家属不仅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更绝望的往往是无尽头的付出却看不到希望,甚至辗转各地、尝试各种方法,却效果甚微。
“唤醒沉睡的你”——昏迷病人促醒公益项目启动。 上海冬雷脑科医院供图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 (记者陈静)陷入昏迷状态的慢性意识障碍者就是人们常说的“植物人”,很多家人只能绝望地看着亲人在“沉睡”中逝世。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治疗是全球医疗界面对的难题。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9日讯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内,在家属陈女士(化姓)的轻声呼唤后,失去意识近5个月的陈爷爷(化姓)眨了下眼,眼睛缓慢转向陈女士的方向。“即使他现在还不能回答,但是比起之前喊他时他毫无反应,现在眼球能有意识地转动。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尹茜)3月22日是第三个“世界昏迷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10万患者因颅脑外伤、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陷入昏迷,继而进入长期的意识障碍状态,即传统意义上的“植物人”状态。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姜宗延)在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家人坐在床边,宠溺地抚摸着患者乐乐(化名)的头,和他说着今天的新鲜事,侧卧在病床上的乐乐脸上露出了笑容……在寻常家庭里这温馨的一幕,对乐乐一家而言,却是“劫后重逢”。
在生命的阴霾中,总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昏迷促醒中心,这束光就是医务工作者对生命的敬重。科室墙上那句“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绝对不放弃”,这是科室医护人员对患者、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通讯员 刘胜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完成了枣庄地区第一例植物人促醒手术——高颈髓脊髓电刺激术,患者术后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从11分提高至14分,目前已能主动与人握手,僵硬肢体较前松软,其他功能在进一步恢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