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流浪地球2》爆火影片中充满“未来感”的高科技设备外骨骼机器人受到关注TA不仅是科幻片里的酷炫元素而且已经在工业生产、应急救援、医疗康复、养老等领域广泛应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外骨骼机器人的诞生地——杨浦企业傲鲨智能制造看科技如何照进现实什么是外骨骼机器人?
◎本报记者 唐 芳过去,很多人一瘫痪就要一辈子依靠轮椅。外骨骼的出现,改变了重症肢体残障人士几乎无法行走的困境。当人体骨骼、肌肉的功能缺失时,外骨骼提供了如骨骼一样的支撑、像肌肉一样的驱动源。近日,借助自研的人体外骨骼,身患脆骨症的“扭扭车男孩”张亮第一次站起来了!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钢铁侠的战衣让无数科幻迷为之着迷。这实际上是一种外骨骼机器人的未来形态。如今,外骨骼机器人已经从影视作品走入现实世界。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布法罗机器人实验室,看到一款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来源:【看余杭】余杭是浙江省科创企业集聚地,拥有数字经济企业超千家。近年来,余杭深挖“科技助残扶残惠残”潜力,在政府、企业、残疾人之间搭建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的桥梁,以数字赋能,积极探索出一条科技助残共富的新路径。
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李思佳 医院供图对于科幻电影“发烧友”来说,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2》一定不陌生,片中能够劈山挡海的“外骨骼机器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您知道吗?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外骨骼”设备已经研发面世,并在医疗康复领域“大显身手”。
3月8日,一则高位截瘫患者在“外骨骼机器人”的辅助下抬腿、行走、上下楼梯的短视频走红网络。这项“黑科技”出自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程洪带领的科研团队,被誉为残疾人士的“福音”。“外骨骼机器人”又称可穿戴机器人,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移动计算等技术。
日前,在位于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高位截瘫患者林寒穿戴好外骨骼机器人后,不仅能如正常人一样站起行走,还能完成上下台阶等动作,宛若现实版“钢铁侠”。研发这套“黑科技”的,是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程洪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
穿上设备,启动开关,蹬脚走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脊柱外科的病房里,一名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患者迈出了向前行走的步伐。这套设备是中山三院研发的脑控外骨骼机器人,当患者穿戴上设备,看着屏幕上的动画,通过思考“如何走路”,便能驱动肢体做出相应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