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凯先主讲本次科普讲坛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4日报道:“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这是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屠呦呦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认识了青蒿素。
在疑难杂症中排名前列的癌症,一直是一个重点难题,医学和科技都在进步,可对于癌症的治疗,虽有进步却距离根治癌症,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治疗癌症上,需要走的路还有很远,庆幸的是科学研究者们,一直都在潜心探索,从未有过松懈。
题:探访屠呦呦工作室:青蒿素问世50周年,为何她仍牵挂?“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这则名句已成为大众心中关于屠呦呦与青蒿情缘的象征,工作室展览区域正是从“呦呦初鸣”开始,记录她一生与小草青蒿的不解之缘。
在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多个国家驻华使节在内的参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该展览。从一名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到蜚声国际的诺贝尔奖得主,从一株小草到“中国神药”,50年过去了,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变化,由一间工作室、一场国际论坛轻声讲述着,为人们带来启示。
2015年11月5日,瑞典卡罗琳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诺贝尔奖上“零的突破”。屠呦呦教授总说:“荣誉都是过去,现在得干活了,还是谈青蒿素的研究吧,我不太愿意搞这些场合上的事情”。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