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是1963年由Blumberg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血清中首先发现的,故开始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即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说的“奥抗”,后又被称为肝炎相关抗原(HAA),1974年被正式定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实际上就是一项肝炎病毒的外壳部分。
做过检查我发现他的乙肝保持的非常好,肝脏彩超基本没问题,肝功能上转氨酶稍高一点达到60,其他的都很正常,尤其是他的乙肝表面抗原,只有20多,是一个典型的乙肝转阴优势人群,并且只有轻微的炎症损伤,正处于免疫清除期,是非常好的转阴时机!
这是一张很普通的乙肝两对半定量的化验单,患者妻子拿着这个过来找我,说跟她的乙肝五项化验单不太一样。她满脸疑惑:“为什么我的化验单上只写了阳性阴性,他的却有数字?这些数字代表什么,为什么要测量数值啊?数值越高是不是代表越严重?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炎症,是威胁我国人群健康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可通过母婴、血液和性生活传播。目前中国仍有近一亿乙肝病毒携带者,部分携带者经过数年可发展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反复的肝炎活动会形成肝硬化和肝癌,对健康危害大。
乙肝五项检查,依次包括了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以及乙肝核心抗体这五项。众所周知,抗原是人体的“潜在威胁者”,当抗原侵入人体时,人体就会激活自身免疫系统,进而产生并释放专门针对该抗原的“特警”——抗体进行阻击。
接上文,好多条友说我的化验单2012年34岁,现在还是34岁,怀疑我是瞎编的, 这个化验单是从南京市二院的公众号里查出来的, 年龄应该是查询的时候实时计算出来的,在南京二院看病的条友可以看看自己的情况是不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