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在治疗阶段,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治疗到底有没有效果?有些患者一开始持有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因为治疗迟迟没有起效变得闷闷不乐,今天就针对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三者之间的疗效、不良反应来做一一解答!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患者的“头号杀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此时很可能已经发生转移了,手术只能尽量切除主病灶,但仍处于“潜伏”状态的转移灶并不能通过手术治疗,因此一般在手术后都会建议患者进行辅助放化疗,但是这种化疗是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仅疗效有限,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靶向药作为治疗肿瘤的利器,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少的特点。那么服用靶向药多久后才会出现病情好转呢?因为药物进入体内后需要吸收,待药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始发挥作用,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出效果。我们举例说明。
2019年,秦先生的父亲体检查出来肺部结节,本来按例是要复查的,但是因为那年新冠疫情爆发,秦先生的父亲也不怎么敢往医院跑,就没有再去复查了。然后到2021年,秦先生的父亲先后打了2次新冠疫苗,也是在这一年,秦先生的父亲退休,并感觉到体力的快速下降。
上个月,一条“5旬女子花21万打抗癌针竟是可乐”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杭州的胡女士被某养生会所的员工欺骗,打了一针价值21万能无条件抵抗多种癌症的“抗癌针”,后经警方调查,所谓的“抗癌针”,竟然是可乐。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最新公告,罗氏抗HER2乳腺癌皮下生物制剂赫双妥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并同步确定了全国医保支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