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黄土高原上的天空却透着一丝别样的光亮,两万五千里长征画上了句号,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这支历经磨难的队伍终于找到了喘息的机会,胜利的喜悦中却暗藏着一丝疑问: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队,为何在红军抵达陕北后突然放缓了脚步?
1935年10月19日下午,中央红军进入陕北吴起镇,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而在一个月前,中央红军却遇到了长征以来最大的危机,不到一万人的疲惫之师现在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也不知道哪个方向才能走出一条生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什么红军最终要去陕北。众所周知陕甘革命根据地,也称西北革命根据地,从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延安的吴起镇,至1948年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离开陕北。
1934年10月,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为保存有生力量,被迫进行战略性转移,退出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由此展开。不过,有人会说中国那么多地方可以选择,而陕北地区的条件是那么艰苦,为什么一定选择去陕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