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目前最常见的误区是很多人都认为手术可以治愈近视,实际上严格来讲,手术仅仅是‘摘镜’,也就是说,通过手术的手段,把眼镜的屈光度施加到眼球上,让眼球能够匹配过度增长的度数。
“摘镜”是许多近视患者的梦想。暑假期间,许多学生和家长纷纷来到医院,希望摆脱眼镜的困扰。近视手术属于医美手术的一类,也成为了暑期的热点话题。眼科专家们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视无法治愈及逆转,“摘镜”不能解决眼球的结构变化。
进入暑期,各地迎来近视矫正手术高峰。其中,高中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是手术主力人群。医生提醒,近视矫正手术不适合所有人,需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慎重选择手术方案。什么是全飞秒、半飞秒?手术后就一劳永逸了吗?术后可以运动吗?这些常见的近视矫正手术问题,专家一次性解答清楚。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据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青少年发生近视后,该如何科学矫正,避免近视进一步发展?对于刚发现近视的青少年,治疗的方法以控制进展为主。
7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暑期一到,各地眼科医院咨询和预约近视矫正的孩子明显增多。此前有消息报道,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视力视光中心宣称能“摘镜”“视力痊愈”等。
近视预防与矫正一直是家长和青少年关心的问题。随着暑期到来,各地眼科医院咨询和预约近视矫正的孩子明显增多。近视矫正的方法有哪些?效果如何?如选择近视手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科学用眼?
高考结束后,各大眼科医院迎来近视矫正手术小高峰。近日,记者走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眼视光学专科主任陈跃国教授的诊室,半个小时里,便有两名刚刚高考完的学生为通过体检而选择做近视手术。陈跃国强调,近视手术不是做完就一劳永逸了。
小林是2024届高考生,近视600多度,为了通过征兵体检,高考结束后第5天,他在广州一家眼科医院做了近视矫正手术。等待手术时,工作人员放了音乐帮他放松心情。躺上手术台,小林感到紧张害怕,但因为眼里已经滴过麻药,不到5分钟,手术在无痛中结束了。
阅读提示每年夏季是我国近视手术高峰期。专业人士提醒,手术仅仅是“摘镜”,并不能解决近视本身带来的眼球结构变化,手术后需每年进行相应检查。同时,手术并非矫正和控制近视的必选项,应谨慎选择。高考结束、毕业季到来后,医院眼科迎来近视手术高峰,高中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是主要群体。
暑期一到,各地眼科医院咨询和预约近视矫正的孩子就会明显增多。有些报道说,部分地区出现一些视力视光中心,宣称“摘镜”“视力痊愈”“近视克星”等,这样的说法是否可信?对此,在昨天(7.22)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眼科专家表示,到目前为止,近视本身是无法治愈及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