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总干部部又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其中对干部现有级别的“多数“可评为何级军衔的掌握问题做出规定:此次全军评定军衔,是以干部现有级别作为主要依据的,如干部级别恰当,既应按”多数“可评为何级的规定进行评定,如正师级干部级别恰当,既应评为大校,副师级与准师级干部级别恰当,既应评为上校,正团级干部级别恰当,即应评为中校。
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同年9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自此一个完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军衔制度诞生。
中国的军衔制度是一种有序的等级制度,共有18个等级,分为将官、军官、士官和兵四类。下面是对中国军衔的详细分类:1.将官将官是中国军队中最高的军衔,共分为5个等级:少将(Shǎo Jiàng)中将(zhongxiào)上将(Shàng Jiàng)大将(Daxiào)2.
部队军衔等级排名军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军人的职务、军事素养和业务素养、资历贡献以及军兵种或勤务区分,授予军人的一种衔称。军衔在15世纪一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它是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的过程中,随常备军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军事制度。
少尉:一杠一星——排职中尉:一杠二星——副连职上尉:一杠三星——正连职少校:两杠一星——正营职、副营职中校:两杠二星——副团职上校:两杠三星——正团职(副旅职)大校:两杠四星——正师职、副师职(正旅职)少将:金色橄榄枝加一颗金星——正军职、副军职中将:金色橄榄枝加二颗金星——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