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周刊上,刊登了一篇基辛格4月底的访谈简稿,文章的题目是《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基辛格在访谈中对中美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几项前瞻性预测,颇有些耐人寻味,既反映出一个学者型外交天才的艺术判断,也反衬出来自西方霸权式的傲慢,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防备好相关的风险。
他出生于1923年,他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是美国外交圈的“教父”级人物,他在中美建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月27日,是他100岁的生日,他就是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基辛格。我们处于一战前的典型局面?前不久,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基辛格进行了一次长达8小时的采访。
12月7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英国《旁观者》杂志上发表重磅文章,题目是《如何避免另一次世界大战》,他再次强烈呼吁俄乌与欧美应该紧急寻找和平谈判之路,并警告说随着拥有核武器的超级大国越来越接近灾难性的直接对抗,整个世界都处于危险之中。
据彭博社本月20号发布的报道称,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当天参加CNN电视节目时,被问及如何看待台海局势时,这位有着“冷战活化石”之称的美国前国务卿给出了最新的“预言”,基辛格认为,未来十年内不会出现武统的局面,并强调“这是我目前所能看到的”,不过基辛格承认,同样最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台湾表面上的“实质自治”能力会被进一步削弱,在他看来,这种方案对于北京来说代价是最小的。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张晓雅 李律杉】“亨利·基辛格解释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当地时间5月17日以此为题,刊出4月底对美国前国务卿、外交学者亨利•基辛格的采访文章。文章提及多个涉及中美关系的问题,基辛格在采访中表示,美国和中国必须学会共处。
近期以来,美国伙同其欧洲盟友上蹿下跳,对中国进行单方面打压,使中美关系受挫。因此美国会渐渐发现,与中国这么一个,在某些方面更先进的国家打交道时,会非常困难,在最后,他表示这是西方国家的问题,是西方国家的内部问题,而不是中国的问题。
导读:5月17日,经济学人网站刊发基辛格专访长文,题为“基辛格详解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 基于中美竞争、俄乌战争等国际政治现状,基辛格认为,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各自确信对方是战略意义上的威胁,正逐步走向对抗。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5月17日刊登题为《基辛格解释如何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北京的一些人已经得出结论——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压制中国;而华盛顿的一些人坚持认为,中国正计划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