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控糖过程中采取正确的饮食,不仅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水平,还能稳定全天的血糖波动水平。既可避免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血糖浓度迅猛上升,导致餐后峰值过高,又能降低餐后降糖的胰岛素需求量,进而减轻胰岛分泌释放负担,还不影响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
为什么有些糖友的餐后血糖高峰会在三小时后出现?餐后血糖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时间段,通常指的是餐后半小时和餐后两小时。那么,餐后半小时的血糖与什么有关呢?答案是与餐后的最高峰有关。因为很多人吃完饭后,血糖会在半小时内急剧上升,甚至超过平时的数倍。
由于空腹血糖是大家平时最关心最在意的,所以空腹血糖的数值大家都牢记在心,一般而言,正常的空腹血糖范围是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在6.2-6.9 mmol/L,那么就考虑空腹血糖受损,这个阶段往往是糖尿病的早期阶段。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管理不仅需要合理的药物治疗,更离不开日常生活的细节调控。其中,饭后的一些习惯对血糖的影响尤为显著。今天 我们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糖尿病患者在饭后应避免的几个行为,以及推荐的一些有益活动,帮助糖友们更好地控制血糖,享受健康生活。
吃完饭后,这5个习惯你可能天天都在做,其实对身体不好,也不利于控制血糖,长期这样还可能让糖尿病更严重。快看看你有没有这些习惯。01饭后喝汤不少人喜欢饭后喝汤,但对于糖友来说,这可不是个好习惯。因为,这会在原本一顿饭的热量之外,又增加汤的热量,并且增加了盐的摄入,不利于控制血糖。
糖友问:为什么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而不是1小时或半小时?李昌祁主任医师答:因为每个人的血糖高峰时间不同。正常情况下,血糖在餐后开始升高,但何时达到最高点因人而异。正常人一般在餐后30~60分钟左右,血糖可能达到最高点。但年龄大、胃动力不足等人群,其高峰可能会延后。
3 Flockhart M, Nilsson LC, Tais S, et al. Excessive exercise training causes mitochondrial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decreases glucose tolerance in healthy volunteers. Cell Metabolism, 2021, 33:1-14。
我们中国人最典型的饮食特点就是主食吃的多,像米、面等这些富含淀粉的食物都属于高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最终在体内会转化为葡萄糖被吸收利用,正是这种高碳水的饮食造成餐后血糖升高,这也正是我们国家2型糖尿病绝大部分都是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原因。
美食当前,很多朋友却心怀顾虑,担心吃了之后血糖上升。每逢年节,每逢团聚,更是少不了要品尝大餐。除了药物控制之外,合理安排体力活动,也是控制血糖的一个重要措施。如何用运动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下面给出网友们比较关注的 10 个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