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4月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邀请沪上多位知名肿瘤领域的专家,从自己的工作经验与生活体会出发,给出防癌建议。周彩存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国际肺癌研究联合会候任主席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近日通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多元化,上海的癌症负担持续加重。
同样的困境也存在于医生身上,医者仁心,医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深知疾病为患者及家庭带来的巨大冲击及影响,也希望能有机会为更多患者带来规范化诊疗知识科普,回答患者的个性化问题,让自己的话语能够给予患者温暖与力量。
松江企业上海睿触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携手上海市东方医院共建肿瘤精准诊疗培训中心,开启机器人精准诊疗新篇章。该中心融临床、科研、教学、实践于一体,将深入开展“产医研用”合作,致力于丰富区域内肿瘤精准诊疗手段、全方面提升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更优的疗效与预后。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 陈静)成功识别少见靶点为肺癌患者等带来了希望。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15日表示,精准识别肺癌患者的驱动基因,尤其是那些少见的靶向基因,是治疗的关键。周彩存教授表示:“尽管这些基因的发生率低,但忽视其检测会对患者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肺癌治疗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开始进入临床应用。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及其团队潜心研究,建立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肺癌精准化治疗体系,显著延长了我国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不少患者慕名而来。
中新网上海6月26日电(记者 陈静)随着医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肺癌是一组分型众多的疾病”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精准检测之后对症下药,成为肺癌诊疗的“标配动作”。记者25日了解到,如今, ALK、EGFR等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下,生存期不断延长,生存质量也不断提升。
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病例在中国,2022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超过100万,死亡人数超过73.3万。日前,创新抗体偶联药物德曲妥珠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单药用于治疗存在HER2激活突变,且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精准诊疗时代来临,“千人千方”成为现实;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兴起,科技创新与医疗健康“双向奔赴”;农业科技突破连连,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8月5日,拜耳中国携手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在沪举办2024生命科学创新大会。
国家医保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2024年药品目录》)。此次更新的药品目录中,共新增91种新药,有8种血液肿瘤新药被纳入或药品新增适应症。
来源:环球网 12月30日,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传播的力量”2024-2025跨年科普活动在京举办,会议以“为健康做个盘点”为主题。会上多机构发布了《2024微博健康关注度报告》,“体重管理”成为年度关注话题。
记者14日获悉,国际知名肿瘤学家、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候任主席、上海市东方医院教授周彩存团队率先研发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采用“CT影像和智能传感一体化技术”,只需一次扫描,系统就可完成患者坐标与定位系统坐标系的配准。
近日召开的2024生命科学创新大会上传出消息: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21.1%,整体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巨大医疗负担。随着检查检验手段日渐发达,不少市民会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