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绝症,大部分人会想到癌症患者,但是,其实,患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同样也徘徊在生死边缘。其实,渐冻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有5%-10%的患者存在基因改变或者突变,因而认为有遗传相关性,除此外,可能跟谷氨酸毒性作用、免疫功能絮乱、神经营养缺乏、环境因素等有关,该疾病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其中,中年人和老年人多见,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
来源:人民网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病,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10万人里面约有4-6人患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先生身患“渐冻症”,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计划”,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为大众所知晓。
渐冻人又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肉跳可能是初期比较明显的症状。肌萎缩侧索硬化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大多数为散发,少数为家族性,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多数45岁以上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渐冻症”在大家的记忆中估计很陌生,但是提到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大家就记忆犹新,2014年由美国波士顿学院前棒球选手发起的ALS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各界大佬纷纷湿身挑战。该活动旨在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募款帮助治疗的目的。
前言随着京东原副总裁蔡磊先生罹患渐冻症,渐冻症这个疾病再次被推上热搜,也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现代人的病实际上在生态位和饮食观。如果从人类饮食和体质演化角度来看,渐冻症这种疾病很可能可以避免,解释起来也十分简单。
我苏客户端专稿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是一种致死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病。由于这种疾病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会导致患者肌肉逐渐萎缩无力,最终完全瘫痪,仿佛被逐渐冻住,因此又被称为“渐冻症”。
渐冻人又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饮食上要注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等。1、能正常饮食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如鱼肉、鸡蛋、鸡肉等,富含能量的饮食为主,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维护患者的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同时注意进食清淡、稀软、易于消化的食物,防止过于油腻、生冷、黏性食品影响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