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代教育报】日前,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小学每月至少调整1次座位。这引发了不少家长对于座位话题的关注与热议,评论区更是“炸”出了许多家长的“座位焦虑”。选座位有“玄学”吗?成绩好坏真的与座位有关吗?
浙江在线09月03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王玲瑛)当一个班里有一半孩子的家长,悄悄找到老师,或直接或委婉地要求,“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座位能不能安排在中间?”“我家孩子近视,想坐中间。”“我家孩子有点斜视,给安排个中间座位吧……”这个班级的座位该怎么排?
3月24日,河南的固始县教育体育局的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学生座位编排和调整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三排以后的座位,不超过两周就要进行一次轮换,不仅左右循环,而且要前后滚动,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滚动至第三排。
3月24日,河南的固始县教育体育局的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学生座位编排和调整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三排以后的座位,不超过两周就要进行一次轮换,不仅左右循环,而且要前后滚动,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滚动至第三排。
这两天开学又成了热词,网上关于教室座位的讨论也热烈进行,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课是否能认真听讲与座位关系密切,甚至还有人绘制出教室座位等级图,明确标出二排四座为“黄金座位”,并流传出“黄金座位”出学霸的说法,因此有不少家长向老师提出给孩子调座位的申请。传说中的“黄金座位”靠谱吗?
妹妹开学第一天,中午回到家,哥哥贱兮兮地问:“老妹儿,你坐第几排啊?”妹妹想了想说:“第四排。”荣哥嘎嘎嘎大笑:“第一排学霸区,二三排休闲娱乐区,四排以后就是vip学渣区了!恭喜你,喜提学渣区宝座!”妹妹气鼓鼓地说:“我才不是学渣,我是因为长得高,才坐后排的!
文/暮沐教育日记(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春节已过,学生们的假期已经余额不足,马上就要迎来孩子们的开学。一到开学,肯定有学生或者家长要求老师座次“大换血”,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大部分班主任遵循自己的经验,按照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安排座次。
新学期开始,记者对成都市部分小学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30位班主任中,有25位表示被家长要求给孩子调换座位,且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要求越多。而且大多数家长们心中的“黄金”座位都是:“中间、靠前,第一排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