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 (今西安 )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有朋友让我谈谈关于“丝绸之路”起点的看法,我想这不就是一个引战和找骂的话题吗?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简单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这个现象背后的一种困惑——为什么在官方各种背书的情况之下,大家还是就“丝路起点”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上升到地域攻击?
李希霍芬第一次提出Seidenstrasse一词在原作499页,标题中明确表明对这一词的阐述来自马里努斯,我前文引用芝加哥大学学报论文已经述及此事:“Richthofen confines his Silk Road to the red lines representing the content of this Greek text and to the route proposed in it by Marinus ”,李希霍芬对马里努斯丝绸之路内容的引用与表达,集中体现在前文给出的李希霍芬手绘地图,其中的橙红色线条正好勾勒出自西安至中亚的丝路路线图。
为期两天的中国-中亚峰会5月18日-19日将在西安举行,这是今年我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中国-中亚峰会的举办地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中亚地区则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
8日上午,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消息发布后,西安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广大市民纷纷表示,峰会在西安举办,既是城市的荣耀,也是每一个市民的骄傲。在这个全球聚焦的时刻,大家将积极行动起来,喜迎峰会,向世界展示西安魅力。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福建泉州以其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西安——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2100多年前,张骞正是从此地开启“凿空之旅”,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这是建交31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12月15日,泉州将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福建泉州,是世界遗产之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早在宋元时期就是“东方第一大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支点,泉州在当时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西安,古称长安。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张骞就从当时的西汉首都长安出发,向西寻找通向西域的道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骞成功地连接了东西方。张骞打通的这条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就成为了丝绸之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