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医生。眩晕和失眠一样,困扰着很多朋友。其实啊,90%的眩晕都是因为阳气不升。为什么一到春天出现眩晕症状的朋友就会很多呢,因为春天阳气生发,但由于各种原因原因导致清阳不升,就出现了头晕眩晕的症状。首先第1种啊,就是痰湿中阻导致的眩晕。
先跟着专家做一个伸懒腰测试:看看你伸展的过程中,脊柱有没有僵硬、疼痛、变形的情况。节目现场有接近90%的人有此类问题!专家介绍,如果有这些问题,就说明体内自带三道“伤阳关”!不仅损耗阳气,如果迈不过去,还会对肾脏、脾胃甚至脑部都有危害。哪些人自带三道“伤阳关”?又如何调理呢?
脾虚在中医上是一个统称,它常见的有四种证型——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当脾气虚的时候,一个是在局部会出现脾的消化功能下降,或者吃完饭以后呢,容易出现腹胀、腹满,这都是脾气虚的一个表现,那么在治疗上呢,我们往往用补脾气的方法,比方说用四君子汤加减或者用人参健脾丸等等去进行治疗。
今天来了一位患者,称自己头晕了几十年,没有一天是感觉头脑清清亮亮的,老是蒙蒙的,还影响到了走路。经询问了解到,患者每年都会做一次CT,怕得脑梗,说着几乎要掉下泪来,我就先稳定了一下她的情绪,让她不要紧张,既然每年都在做检查,结果也没有什么大事,那就说明问题不大,但是由于时间太长了,问题需要一点一点的去解决,保持心情舒畅才能有助于病情。
医案 高阿姨,68岁,失眠20年高阿姨今年68岁,却被失眠困扰了20余年。每天辗转难眠,各类中西医安神助眠药都用遍,效果时好时坏,让高阿姨很痛苦。回想起这一切就是始于退休后绝经期,那时她常常感到腰酸乏力、双膝怕冷,偶尔还会头晕。从开始一两小时才能入眠,到后来整夜只能睡上一两小时。
眩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叫做“循环缺血”,这是一种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迁延难愈且容易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