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网络购物,催生出了微商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微信朋友圈也可以成为“交易圈”。但要注意了!这种“朋友圈购物”方式虽然便利,但也存在交易风险,当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该如何维权呢?
《法律公益诊所》栏目由羊城晚报社、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律师协会、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研究会联合主办,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欢迎广大读者来信咨询法律问题,邮箱:flgyzs@126.com。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网络购物,催生出了微商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微信朋友圈也可以成为“交易圈”。这种“朋友圈购物”方式虽然便利,但也存在交易风险。当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该如何维权呢?
近日,江西市民王先生求助本报【有事找紫牛】栏目称,他在微信视频号看短视频时,刷到一条“轻奢高端防寒保暖服”的广告,遂花费108元下单。几天后收到的却是一件做工低劣的连帽外套,与宣传描述大相径庭。他当即申请退货,但商家用各种理由一拖再拖,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仍未解决问题。
“刚刚有电话打来,已按订单全额退款,108元到帐!”12月20日,江西王先生喜悦地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分享退款到账的消息。12月19日,【有事找紫牛】栏目对王先生的求助进行调查后发布报道,次日,困扰他近2个月的退款纠纷就解决了。
近日,江西市民王先生求助本报“有事找紫牛”栏目称,他在微信视频号看短视频时,刷到一条“轻奢高端防寒保暖服”的广告,遂花费108元下单。然而,几天后收到的却是一件做工低劣的连帽外套,与宣传描述大相径庭。他当即申请退货,但商家用各种理由一拖再拖,至今一个多月仍未解决问题。
网上购物虽然方便快捷,但由于不能像线下购物那样直观和体验商品,可能会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作为消费者,当发现网购商品的“买家秀”和“卖家秀”不一样,是否可以要求商家退货退款甚至三倍赔偿呢?日前,武鸣区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网上购物虽然方便快捷,但由于不能像线下购物那样直观和体验商品,可能会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作为消费者,当发现网购商品的“买家秀”和“卖家秀”不一样,是否可以要求商家退货退款甚至三倍赔偿呢?日前,武鸣区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