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3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主论坛在服贸会上举行。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随着治理进程发展,PM2.5和臭氧浓度年际波动将会时常发生,特别是到低浓度段,“不太可能每年都往下降”。
2023年1月4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空气质量状况显示,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为10年来最低水平。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PM2.5再创新低,连续两年达标。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PM2.5(细颗粒物)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影响巨大。2023年2月1日我国实施的GB/T18883-202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里新增了PM2.5标准。限值是24小时平均值≤50㎍/m3。定义PM2.
大皖新闻讯9月24日下午,“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安徽省政务服务中心举行。大皖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4.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杜虹晓 济南报道6月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有关情况。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山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前列,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1月3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去年升高了2微克/立方米,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广州报道7月1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公布广东生态环境“半年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发布会现场获悉,今年1~6月广东全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其中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4%,地表水优良率达93.
记者1月2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蓝天保卫战”交出答卷,备受关注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连续四年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下简称达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记者今天从生态环境部获悉,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连续5年稳定达标。这是继2022年后,全国PM2.5浓度第二次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内。
1月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空气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1年北京市大气中的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35微克/立方米的二级标准,提前完成了北京“十四五”的任务目标。
第9新闻23日报道,IQAir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空气质量报告,报告显示,大洋洲的整体空气质量是最好的,新州的Armidale是澳洲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该城市空气质量超出世卫组织的安全标准值两倍多,澳洲污染最严重的第二名城市Bathurst依然来自新州,第三名则是达尔文的Ludm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