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化名)是一名6岁男孩,前几天父母带着小明出去郊游,回到家后,小明嚷嚷着后脖颈痒。家长检查后发现小明的后脖颈皮肤上有一个小黑点,貌似是被小虫子叮咬了。但是去了几家附近诊所都表示处理不了,有健康隐患,需要医院就诊。
来源:【赣南日报】每到春季,蜱虫就进入活动高峰。它通常出没在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活动范围较小。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传播多种疾病。被蜱虫叮咬后,蜱虫的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
随着气温的回升,人们流连于草地和林间踏青、露营、遛狗、耕种、采茶……殊不知饥肠辘辘的蜱虫躲在暗处正准备着“饱餐一顿”。初夏出游,谨记做好个人防护,预防蜱虫叮咬,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节肢动物。
来源:【青岛信网】信网4月16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赵洁)随着气温升高,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人们外出赏花采茶、踏青露营等活动逐渐增多。每年4-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人们户外游玩、劳作遭遇蜱虫叮咬的情况时有发生。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因恶劣天气影响人类活动和环境状况,今年入夏以来比利时报告的蜱虫咬人病例比往年减少了。据比利时《布鲁塞尔时报》4日报道,作为全世界分布广泛的寄生虫之一,蜱虫常出没于草原、灌木丛、森林等地,对人类和动物都存在危害,它们不仅吸血,还会传染莱姆病。
华声在线3月30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袁淑娟) 正是春光灿烂、户外踏青的好时节,也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时期,外出踏青时千万要注意提防蜱虫,一旦被蜱虫叮咬,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蜱虫?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6日讯“幸好没有感染,不然就麻烦了!”4月26日上午,武汉市武昌医院急诊医学科医生程虎从3岁的彤彤(化名)头顶上取出一只完整蜱虫。上午11时左右,家住杨园的女孩彤彤在幼儿园老师的陪伴下来到武汉市武昌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记录了母亲从被蜱虫咬,到发病去世的全过程。该网友称,起初家里人以为其母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经检查,其母被确诊为“蜱虫病”,是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小小的蜱虫为何有如此杀伤力?应如何预防?被蜱虫咬后又该如何处理?蜱虫是什么?
最近不少市民趁着周末、假期亲近大自然进行野外活动不过也有人因此“受伤”发热数日找不到病因↓↓↓女子发热数日不退,检出阳性!竟与大腿上的“小黑点”有关杭州的王女士(化姓)喜欢户外运动,经常与朋友去爬山。最近几天,她却哪里都去不了!
随着露营成为新的风潮,春夏时节,寻觅一块青草地露营、野餐的人越来越多。这时难免会遇到蚊虫叮咬,但有一种虫子,碰不得、拍不得、拔不得,这便是令大家谈之色变的“蜱虫”。蜱虫会传播什么疾病?一旦发现身上有蜱虫,应该怎么处理?
正值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们都计划带孩子走向户外、融入大自然。但是随着气温不断攀升,蜱虫也进入了活跃期。在此张家界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大家在进行户外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护,警惕蜱虫叮咬,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蜱虫是什么?
在儿童节和端午节来临之际,很多家庭都有出行、游玩的计划。然而,随着气温升高,蜱虫也进入了最为活跃的时期,近期被蜱虫叮咬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蜱虫常出现在草地、森林茂盛的地方,可悄无声息地钻到人体内吸血,严重时甚至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