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吞”,你永远猜不到有人会因为不小心吞了什么物品而进了医院。对于家有小孩的家长和看护人来说,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会发生惊险(口吞异物)的一幕;对于口中有假牙的老人来说,一个大笑,假牙就可能会下肚。
黄河新闻网临汾讯(记者 李国刚)婴幼儿时期口周神经是最先发育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喜欢用嘴巴去探知世界,喜爱将东西放入口内玩耍,但是又没有正确辨别食物的能力,而容易将异物误吞,于是就出现了好发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急症——消化道异物,而这种疾病的发生,都是嘴巴惹的祸。
儿科门诊常会见到误吞食各类异物的孩子,就诊时家长们都很焦虑:“医生,孩子需不需要做胃镜?误吞进去的东西要怎么取出?”今天我们通过病例跟大家讲一讲孩子误吞异物该怎么办。近日,一位妈妈在购买玻璃瓶装酸奶后,不慎将瓶子掉落在地。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通讯员 胡梦 黎婉婷随着冬枣丰收季的来临,一颗颗香甜的大枣成了不少市民的心头好。然而,54岁的赵女士(化姓)近日因一颗不起眼的小枣核,被送进了手术室。专家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误吞异物后切勿盲目采取吞饭、喝醋等“土办法”解决,而应尽快就医检查,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又到粽叶飘香的时节,软糯香甜的粽子,是佳节必不可少的美食!然而,食道枣核异物也成为这个时节的高发病,每当这个时候,“食道异物-枣核”的患者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急诊室,那么,如何不让枣核给您“添堵”呢?1、为什么枣核容易嵌顿?
春节年味浓,在亲朋相聚,大家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时,消化道异物的发病率则显著提高。其中滞留在食管、胃内的鱼刺、枣核、骨头、假牙等上消化道异物则占据了消化道异物的绝大多数,临床经常遇到“小枣核”引发“大抢救”的案例。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有可能不小心吞咽异物。如:小孩子好奇心强,容易将小物品放入口中,导致误吞。吃东西吃得太急,容易将食物与异物一同咽下,或者在焦虑、紧张、分心情况下,也可能导致误吞;儿童常见误吞的物品有积木、塑料球、硬币,成人最常见的是枣核、碎骨或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