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的本义是去往高处,《说文》:“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桂馥义证:“就高也者,《孟子》:‘为高必因丘陵。’《九经字样》:‘京,人所居高丘也。’就字从之。馥按: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引申为趋向、靠近,如迁就、避重就轻。
中国,代表我们的祖国,代表着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是一个我们能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是会让我们心动的名字,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为这个名字抛头颅洒热血,为这个名字舍身取义,他们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就像诗人艾青所写: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
河南人爱说“中”,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无论是在河南本地,还是在外地,只要听到一声“中”,河南人就会感到亲切和自豪。那么,“中”这个字对于河南人来说,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就要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
大家平时跟河南人打交道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河南人特别爱说“中”,他们说话音很重,说“中”的时候似乎声音都能落地砸个坑。他们口中的“中”就是“答应、好的、行、没问题”的意思,“不中”当然就是“不答应、不行”。
“我怀疑被套路了。”16日,市民韦先生向“柳报维权哥”(微信号:lzwbwq)反映,他在柳州飞鹅综合客运站(汽车南站)乘车时,车站内一家珠宝店的工作人员以“登记车票信息”为由,将他带到珠宝店刮奖,他刮中了2000元代金券,接着在对方的诱导下,花600元购买了“金镶玉”玉佩。
甫·就有一句老话:“宁愿邀三个折本客,不愿邀一个甫出笼”,说宁愿邀有失败经验的人合伙,也不邀刚刚入行的新手。其中的“甫”字,会让人觉得疑惑。不过,只要知道这个字在益阳口语中念“抱(三声)”,“甫出笼”的意思就懂了。 据廖文豪《汉字树》:甫是苗的本字,本义是在农田里培育小苗。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7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柬建交65周年同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互致贺电。习近平指出,建交65年来,中柬关系经受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坚。今年初,我们在北京亲切会见并多次互致函电,共同引领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