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金牌新字号》)在6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牌新字号》节目中,掘金人孟湛东和朱洛嬉前往科创路线第一站,走进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是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极其安全的电池——水系锌基电池。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袁小康 张子晴)《经济参考报》7月11日刊发文章《架起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铁索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见闻》。文章称,“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在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展厅里,这样一条标语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10月,2022年创新东莞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布,由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四家单位共同申报的“有色合金真空净化一体化成形技术及应用”项目位列一等奖。这也是中国创新挑战赛举办三年以来,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上的重要成果之一。
广东积极发展培育集成电路、新型储能、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图为珠海科创储能自动化生产线。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依托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莞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新优势。图为东阳光药业生产车间。资料图片惠州亿纬锂能投资建设废旧锂电池回收及NMP循环利用项目,实现资源再生。
【来源:东莞时间网】12月8日,东莞举办“匠心铸品质 新质创未来”2024年东莞市工程师日暨“优秀工程师”发布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等出席活动。据了解,该发布仪式是东莞市高层次人才活动周的重点活动之一。
编者按:2024年已经来临,新的一年经济有何新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而在官方叙事之外,“拼经济”一线更多故事正生动上演,这些关于奋斗和憧憬的民间表达,更为你我所熟知,就在我们身边。
南方都市报2024年5月16日A08-09版。松山湖GDP迈过900亿元大关,正朝着千亿元进发。作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松山湖不仅驱动东莞科技创新,还通过产业外溢,带动接壤镇街乃至全东莞发展。
位于东莞的OPPO智能制造中心。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 摄与老家相隔700公里,湖南人刘桂刚六年前决定在广东东莞买房定居。二十年前,父母来这里打工,扎下根后,他的塑料工厂又招来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年轻人。刘桂刚的决定是人口大潮的一个缩影。
制造业是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特色和优势所在。12月5日,“莞产当自强——智能制造产业资源对接会”在东莞松山湖中集智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强化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赋能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