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刘扬 冷舒眉】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的建设进入收官阶段,11月20日,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这个位于广东江门的大科学装置建在地下700米,建成后将主要研究宇宙中的一种“幽灵粒子”——中微子。什么是中微子?
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严格审核,江门双碳实验室正式获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这一殊荣不仅标志着江门双碳实验室在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上获得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也意味着实验室从此具备了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格。江门双碳实验室。
日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选名单,来自江门市的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江门双碳实验室、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5家企事业单位上榜。
记者1日从江门市人社局获悉,日前,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选名单,江门市的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江门双碳实验室、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共5家企事业单位成功上榜。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在很多年前,刘慈欣写了一本小说《地火》,讲的是主人公刘欣为了终结父辈煤矿工人冒险下井的命运,选择把煤层点燃直接生成煤气,来实现煤炭利用的最大化。但是,点燃煤层非常危险,火势随时可能蔓延,所以刘欣选择了中微子传感器,来监测地下燃烧煤层。
1日,江门市中心医院的粤港澳特需门诊揭牌启用,4名港澳医生受邀到江门坐诊,这将助力该医院推进“港澳药械通”内地指定医疗机构申报,进一步促进江港澳三地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和融合接轨。港澳医生跨过关口来坐诊,正是江港澳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一个生动例证。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在广东江门的大山深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在紧张建设中。这个深藏在地下700米的实验室所研究的是宇宙中的一种“幽灵粒子”——中微子。这个神秘的实验室长什么样?它为什么要建这么深?“幽灵粒子”又是什么?
1月15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江门代表团举行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并面向媒体开放。省人大代表、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省人大代表、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分别围绕科技创新、制造业当家、文旅融合等问题作了回答。
近年来,新会区锚定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目标,纵深推进市委“人才倍增”工程,着力搭建高水平多层次聚才平台,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加速、产教融合“三个平台”发力,全区集聚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6.5万人,为新会抢抓“双通道”历史机遇,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位于地下700米的探测器主体装置基本建成,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预计今年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水、液体闪烁体的灌装,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这是广东基础科学研究设施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也将成为又一个“国之重器”。
中微子在宇宙中无处不在,每秒间,就有700亿个中微子从指缝间穿过,然而捕捉它却并非易事。在广东江门大山深处,地下700米,世界单体直径最大的中微子探测器,正在紧锣密鼓安装中。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是国家为研究这个“幽灵粒子”,揭秘宇宙起源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