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我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颐和园等多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及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
而每个去过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人,都说台湾的藏品更加的名贵,列出了有十大镇馆之宝,它们分别是哪些?国宝南迁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经过各界人士的努力,国宝顺利南迁,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丢失一件藏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并称为中国三大博物馆。在网络上有各种版本的“七大”、“八大”、“十大”镇馆之宝,这里介绍的12件镇馆之宝兼顾大众喜好和学术排名,大家肯定都听过或见过。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截至2021年4月30日,总计698854件/册文物,其中铜器6241件,绘画6744件,陶瓷器25595件,法书3741件,玉器13478件,法帖495件,漆器773件,丝绸308件,珐琅器2520件,成扇1882件,雕刻666件,印拓900件,文具2379件,善本书籍216507册,钱币6953件,档案文献395551册件,杂项12495件,织品1626件。
这些中华珍贵文物,是记录千百年来华夏文明流转的重要见证,属于全体中华儿女。不能由台独分子借保护文物的名义出卖。中国人一定要站出来一起保护自己的国宝!首先带大家全面认识中国的国宝,对自己的国宝要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才能做一个更好的保护者。
肉形石是来自一块自然生成的玛瑙,玛瑙生成过程中受到杂质的影响,呈现不同颜色的层次,再加上工匠对石材顶部表面的加工和染色,形成了一件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现的顶级作品,外观看上去就像一块肥嫩鲜美的东坡肉,因而称为“肉形石”。
从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的走红,到北京故宫《故宫日历》的热卖,再到上海博物馆与迪士尼的联名……近十年来,文博IP越来越成为博物馆、图书馆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实体文物、文化概念、卡通形象、风格氛围、产品自身等等,都可以称为文博IP。想吃“翠玉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