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高邮人,先知高邮蛋。”很多人知晓高邮,是从语文课本里《端午的鸭蛋》开始的。1981年,汪曾祺回到阔别42年的故乡高邮,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汪曾祺这场用文字做的“吃播”,不仅刺激了人们舌尖上的味蕾,也唤醒了我们童年有关端午节的记忆。
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食欲旺盛。总是在早晨和下午的两节课后,感到饥肠辘辘。印象最深是五年级有堂语文课,照例到点就饿了,那节课学的是《我爱故乡的杨梅》。因为普通话比较好,老师让我朗读了一段: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汪曾祺老先生曾在课文《端午的鸭蛋》中写道:“筷子一头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咸鸭蛋之所以能“流油”,与其成分构成是分不开的:鸭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并且整个鸭蛋中的脂肪,除了少量存在于蛋白中以外,大部分都在蛋黄里,而且蛋黄里原本也有一些油,因此蛋黄中脂肪的含量非常高,鲜蛋用盐腌制过程中,盐分侵入蛋内,盐能降低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使蛋白质沉淀出来,这个过程称之为“盐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迎来了端午节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古时“端”与“初”同义“五”和“午”相通因而又叫“重五节”“重午节”历经2000多年的传承今天的端午节有香气、有色彩饱含民俗趣味海报制作 | 王荣佳端午起源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纪念屈原公元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