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徐州2月21日电 (朱志庚 晨晓)“传统花灯工序主要有扎框、糊衬、粘纸筒、剪裙子、贴花边……”2月20日,农历正月十一,在徐州市鼓楼区九里街道孤山社区东二楼大厅,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灯彩(徐州花灯)”项目传承人曹开君为多名社区居民传授传统花灯制作技艺。
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5日电(王月蒙)近日,徐州市鼓楼区九里街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开学之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学第一课·非遗文化话传承”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触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戏曲表演者教青少年学习台步。
中新网徐州4月2日电 (朱志庚)九里山、苏宁广场、海洋世界、龟山汉墓、探梅园……4月1日下午,以“非遗风筝踏风行”为主题的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九里街道第三届风筝文化节在北辰小学操场举行,一个个绘上徐州地标的风筝在蓝天下随风飘动。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凤娟 董正坤 记者 郑阳 文/摄)丰县文化底蕴深厚,根植于民间的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挖掘资源,让非遗活起来。目前丰县已有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 71 名,涵盖历史传说、戏曲、曲艺、民间技艺、武术等多个门类。
江苏徐州,华夏九州之一,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贾云集之所。大运河流淌千年,滋养出内涵深厚、千姿百态的运河文化。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的窑湾,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闻名全国的水乡古镇。一出新编戏《窑湾往事》,讲述了运河古镇的历史,也传递着徐州的人文风俗。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景良 记者 张晓培)近日,徐州沛县“葫芦烙画”非遗传承人冯勋栋创作的“龙凤呈祥迎新年”系列作品获网友们点赞。一个个葫芦上,千姿百态的龙不仅形象逼真,更展现出创作者的匠心,网友们留言称:果然高手在民间。
10月17日,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展会现场,86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州香包徐秀英穿针走线,吸引了众多关注。来自徐州的徐秀英是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事徐州香包设计创作70余年,今年86岁。徐秀英介绍,她的手艺是从奶奶手里学的。
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由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徐州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金蛇舞丰县、非遗庆元宵”活动在文博园南广场盛大举行。活动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年味与文化底蕴的节日盛宴,让大家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中新网徐州12月20日电 (朱志庚 王月蒙)2024年甲辰龙年即将到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非遗项目传承人提前设计创作龙年主题作品。近日,非遗项目传承人们来到鼓楼区九里新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非遗体验活动,为大家带来融合非遗技艺与龙年生肖的作品,一展“指尖上”的年味。
【来源:徐州日报】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419个徐州新晋省级非遗项目21个至此徐州共拥有1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90个市级非遗项目213个此次新增的省级非遗项目类别多、分布广传统音乐、舞蹈、
现代快报讯(记者 马壮壮 文/摄)首个“非遗版”春节,哪里能感受到最浓的年味?在江苏徐州,一大波最具年味的非遗体验在春节期间与大家见面。大年初一,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徐州中心商圈,带大家领略徐州非遗文化,感受徐州过年氛围,开启一年的好兆头!
点睛:2025年的春节,注定不同凡响,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春节不仅是中国的节日,更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其所蕴含的家庭团聚、和平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正跨越文化界限,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桥梁。
中新网徐州2月8日电 (朱志庚)精美的彩纸花灯、纯手工的脸谱挂件、造型各异的糖画……农历腊月二十八下午,江苏徐州“现代与传统碰撞”的文庙街区首届文庙市集开市。在“江北第一楼”鼓楼的古城墙边逛传统庙会市集,置身古建筑群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徐州人迎新年的新方式。
、春节期间,中国民俗文化村——江苏徐州马庄村将赏灯、餐饮于一体,引入了年货大集、贾汪味道、草莓专场等特色美食,而非遗的马庄面灯和花饽饽、小老虎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春节点面灯,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