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说得确实不假,如果你小时候住在农村的四合院中,一定会记得靠得整整齐齐的屋舍,会记得夏夜里传来邻居的欢声笑语和虫鸣,还会记得那些质朴和睦的邻里感情。那么它在文化长河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又在潮起潮落中沉淀出了什么呢?
清代民间有句俗语“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小姐胖丫头”,这句话可谓是老四合院里生活的典型写照。说起北京四合院,有人会想到雍正的雍和宫、和珅的恭王府,还有中国最大的四合院紫禁城。那北京四合院有多少种类呢?房屋和墙体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围起来的生活空间就叫做四合院。
中国六大传统建筑门派各有特色,精致如皖派,威严如闽派,轻盈如川派,而敢称之为尊贵的唯有京派,京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历经700多年演变而来的四合院,大到皇宫王府,小到平民住宅,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都是北方文化的无价之宝。
鸟瞰四合院。资料照片前公用胡同15号垂花门。资料照片四合院如意门。资料照片老北京四合院,世界闻名。朴素的青砖灰瓦,幽静的四方庭院,为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平添了一份优雅。为了让四合院长存于历史记忆中,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历时5年编纂的《北京四合院志》,近日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