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每每听到济公的这句话,我们的眼前都会浮现出他的形象。手执一把破扇,腰间挂着酒葫芦,嘴里哼唱着不成调的歌曲,摇摇摆摆的走在石子路上。令许多人都感到奇怪的一点就是,为什么济公作为和尚能够吃肉喝酒呢?我们都知道佛教之人不吃肉,倘若破戒,视为大忌。
释迦摩尼成为了佛教弟子心中膜拜的对象,梁武帝则改变了众多僧侣的饮食方式。印度对于种姓制度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定,由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有着太子身份的悉达多自幼享受着高种姓群体才能接受到的教育、物质生活。
佛教自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的和尚其实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吃荤,这二者并不完全等同的,荤是草字头的,在最开始是代表有很大气味刺鼻的植物的,《苍颉篇》解释为,荤,辛菜也。
提到和尚,感觉都是不食荤腥,每天粗茶淡饭,口腹之欲看得很淡。《西游记》中猪八戒名字中的八戒,指的是要遵循佛教的八种戒律,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