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江掌上办公平台——“浙政钉”,是基于政务钉钉的浙江政务协同总平台,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标杆项目之一。从2016年浙江省政府开始试用“浙政钉”,到2017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在全省政务统一部署使用移动办公钉钉系统,4年时间里,“浙政钉”是如何变得越来越“懂”政府运作规律的?
浙江在线4月15日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浙政钉”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组织方式和工作模式的转变。近段时间,对“浙政钉”的使用实现了从掌上办公向云招商、云培训等商业服务业领域的拓展,为我们展示了线上深度沟通的巨大发展前景,同时让不少公职人员体会到了分布式云端办公的新模式。
“叮!”前段时间,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邱佩虹的“浙政钉”账号上收到一条出差在外的领导发来的消息:“早上开庭的案子麻烦编写成一则信息。”不到1个小时,邱佩虹就将编写好的信息通过“浙政钉”发送给领导,熟练地把这条“待办”事项状态修改为“已完成”。
11月23日,政务钉钉亮相乌镇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政务钉钉上线一年来,作为实践标杆的“浙政钉”用户数已突破140万人,创建51万个内部工作群,上线各类办公、决策辅助应用1248个。政务钉钉在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展台亮相。
“我们得找到下一个落点位置——钉钉有很多种可能。”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蒯乐昊编辑 / 黄剑 hj2000@163.com“所有人都在钉钉上工作。”走进钉钉大楼,抬眼就看到这句话,它变身为各国语言,向你表达着同一个意思。
对于在浦东新区政府办公室工作的刘竞文而言,对内联系困难一直是令其“头痛”的问题。为打造数字政务“样板间”,2020年5月,上海首个协同办公生态系统——浦东数字政务协同平台正式上线,这一集在线通讯、文件协同、网络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办公系统,可供全区近30000名公务人员同时使用。
几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办公应用搭建,化身单位里的“开发达人”。这是浙江省海盐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陶海锋近期的日常。不久前,他刚刚帮助渔业执法分队开发了“渔政用船申请”应用,这样,每当执法队员收到警讯,马上就可以出警,在路上用手机完成用船、出差申请,还能在执法地完成“地点打卡”。
2020年,参观者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了解杭州推进数字治理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清江大道是这个县级市最繁华的一条街。以前,利川人围着清江大道的天桥,就能买到所有生活所需的物品。刘锋在这座天桥上走了近十年。
原标题:温州:全域智慧司法 赋能数字正义。2021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两级法院自觉对标“全域数字法院”建设新阶段新要求,坚持系统推进、整体谋划,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积极探索打造全业务平台通办、全时空泛在服务、全流程智能辅助、全省域资源整合、全方位制度变革的现代化法院“温州路径”,全市法院有13个重点改革项目被列为省级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