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杨书贞 实习生 张涵 9月4日本报刊发的《一只皮球引发的邻里纠纷》再次将楼上楼下的噪音纠纷推上风口浪尖。连日来,许多市民向本报倾诉自家遭遇的窝心事,也有网友网络留言自己成功化解噪音纠纷的“妙招”。
回到家,自然而然想要享受属于自己的一段美好时光,或是看看书,或是追追剧,都能让全身心获得放松。然而当在家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家的隔音效果太差,无论是楼上还是楼下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这该怎么办呢?隔音效果不好,引起的连锁反应需要重视。
首先是在春节前,每天晚上听到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只要我把电视关掉,家里没声音了,这个声音就特别的响,我这一幢楼都是小户型,一层四户,两头是一室一厅,中间两户是一居室无客厅,住的人多了,我实在是不知道噪声的源头在哪里,问了楼上楼下和隔壁的邻居,都表示听到了,但是不知道噪声来自何处,直到过年后,一楼的搬走了,这声音也没有了,才确定是一楼的空调外机太响。
楼上楼下两邻居因为“噪音”起矛盾,争吵中,楼下男子因“气”身亡。鉴定结果显示,男子死亡与争吵有因果关系,法院判决楼上邻居赔偿楼下邻居8万余元,并在判决书中强调“千金买屋,万金买邻”“你把邻居当朋友,邻居把你当亲人”“得理也要让人,做错就要担责”。
现在条件上来了,再也不是那个啃窝窝头吃糠咽菜的时代,也不再是遍地平房的年代。长达一星期的痛苦折磨,物业社区都找了,楼上的门都快被我敲坏了,可就是见不到这家人,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选择报警处理,报警好几次,警察来了依然不开门,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要到了房东的电话,因为楼上打听到是租户,房东居然说好几天前租户就已经搬走了,当时我是一百个不相信,因为声音就是楼上传播下来,最后房东跟我说,如果在听见声音,就打电话给他,他过来开门,顺便在让警察过来,把人堵在屋里。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楼上“咚咚咚”楼下真糟心律师:如噪声超出法律规定的分贝,应承担侵权责任本报讯“楼上邻居高跟鞋的咚咚声,实在让人烦。”“我家楼上邻居不定时的‘咚’一声,总是吓人一跳。”近段时间,有市民拨打牛报热线吐槽楼上邻居的噪声,不知咋办是好。
到深夜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有时候忽然睁开眼睛,经常会听到不知道是从哪里传来的怪声音。对于胆子比较小的人来说,夜里听到来历不明的声音,不由得会产生一种毛骨悚然之感。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这样这样一种经历,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听到楼上传来一阵类似弹珠从高处掉落在地上的声音:哒 哒 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