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所有,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1968年9月的一天黄昏,陕西渭河北塬韩家湾13岁的小学生孔忠良放学回家的路上,在水渠边看到一块闪闪发光的石头,挖出一看,是一枚刻了字的印章,晶莹剔透,很招人喜欢,他准备把字磨掉,刻个新章。
新华社西安2月22日电 题:皇后之玺:泥窝窝里抠出的国宝新华社记者韩啸、杨一苗那一年,孔忠良还是个淘气的少年。他没想到,从水渠边泥窝窝里抠出来的一块“白石头”,竟是件稀世国宝——西汉皇后之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皇后之玺。新华社记者韩啸 摄这一幕发生在53年前。
1968年9月,咸阳韩家湾公社韩家湾小学的14岁学生孔忠良放学回家,经过狼家沟时,发现泥土中有一个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夕阳照射下闪闪发光,开始他以为是小动物,就走近一看,不是小动物,这东西只有一个角露出在外面,于是他用手把它挖了出来,擦去外面的泥土,发现原来是一块玉石。
1958年,13岁男孩孔忠祥在将一枚珍贵的皇后玉玺无偿捐献给国家后,只带着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的二十元车费回了家。此后的几十年里,孔忠祥从未主动向旁人提起过当年那段神奇的献宝经历,只把它当做一个秘密藏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