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10日电(叶艺琳)“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服务大众,不单单是服务我们中国的百姓。通过中国-中亚妇女发展论坛这一平台,我们和参会的5个中亚国家,一起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国家百姓的需求,有技术大家互相合作,没有现有的技术,我们也可以一起研发,这是非常难得的互帮互助机会。
为了更好地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科技特派员助力消除贫困和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际减贫中心、以及福建省科技文化创新协会从2023年起开始实施“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项目科特派减贫示范活动”项目,并在武夷山建立了减贫示范活动区和茶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9月11日电(叶艺琳)9月9日至10日,由全国妇联、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妇联和厦门市政府承办的中国-中亚妇女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论坛系第十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活动。图为中国-中亚妇女发展论坛现场。
今年福建省委一号文件提到,建设一批“科技村落”,动员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振兴,完善科技特派员等制度。“科技村落”是我省在全国首创的科技赋能村庄建设模式,通过搭建科技进村入户平台,整合省农科院等单位优势科技资源和科技特派员队伍,组织跨科研机构的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实施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整村推进科技进步,探索科技特派员集团服务工作新机制。
来源:科技日报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正交胶合木制造关键技术、结束国内依赖进口历史的高纯度D-乳酸生产技术……近日,福建省科技厅、三明市政府在三明市沙县区联合举办全省科特派成果推介对接会,多项成果备受青睐。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全省各级妇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碳汇科技助农巾帼行”活动,组织“碳汇+女科特派联盟”成员服务春耕春种,为现代科技技术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勇担重担,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巾帼力量。
“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每一朵巾帼之花都能在新时代灿烂绽放,愿广大妇女姐妹都能胸怀梦想、脚踏实地,自信自强、勇毅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建新功、谱新篇,在新征程的广阔天地间建功立业、续写荣光!
11月6日下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主办的多花黄精新品种品比品鉴会在光泽县华桥乡多花黄精种植基地举行。来自光泽县林业局、农业局、发改科技局和光泽县中药材产业协会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多花黄精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和特邀的专家等共近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全面打造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妇联干部队伍,聚智聚力共同推动新时代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1月4日,省妇联召开首批处级及以下兼职干部座谈会,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卓晓銮出席会议并讲话,10名省妇联兼职干部及机关业务部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东南网9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天高云阔,金秋意浓。9月25日下午,全省科技大会在福建会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吹响了全省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受启发,也更有信心、更有决心投入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中。”参会代表纷纷表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众所周知,苗木成林并非一朝一夕、立竿见影,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南平如何让绿色常驻山头,让林海持续“生金”?近年来,南平市聚焦答好林改“四问”之“钱从哪里来”,持续创新“引资入林”举措,盘活森林资源,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进会工作部署,观看了学习视频《把心贴近人民——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熊细娇全媒体记者付丽玲、杜宇蔚报道:1月22日下午,江西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前,8名省政协委员亮相江西省两会开设的“委员通道”,围绕陶瓷传承创新、青少年心理健康、“两癌”筛查救助、科技创新等话题接受现场媒体记者提问。8名省政协委员提了哪些“干货”?
本报今日起开设《践行“三库+碳库”理念》专栏,连续推出报道,全面展示我市各地各部门深入践行“三库+碳库”生态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推动经济“高质量”与生态“高颜值”相得益彰的经验和成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众所周知,苗木成林并非一朝一夕、立竿见影,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南平如何让绿色常驻山头,让林海持续“生金”?近年来,南平市聚焦答好林改“四问”之“钱从哪里来”,持续创新“引资入林”举措,盘活森林资源,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