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尕桑才让 摄影报道绿色,是海东最亮丽的底色,是海东发展的底色,是海东打造绿色算力产业的基础,更是海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
截至7月12日,西宁—海东都市圈产业一体化涉及开发区项目24项,已开工21项。三江源大数据中心扩建项目正在组织招标,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正在办理用地手续,三江源国家绿色智算调度平台项目正在加快各项前期工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富生)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高位谋划、积极探索,全面启动数据招商工作,加速推进青海绿色转型的先行区、落实“双碳”目标的试验区、绿色算力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展示窗口建设。
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监控中心。□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 摄影报道在国家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海东市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与高瞻远瞩的布局,在绿色算力领域不断崛起,成为西部地区算力产业发展的闪耀之星。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永兰 摄影报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农业、体育、文化、旅游、商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海东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禀赋,积极探索农、体、文、旅、商“五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民网海东2月20日电 (陈明菊)2月20日,以“共建新质海东 同享绿算未来”为主题的海东市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在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举办。活动现场。人民网 陈明菊摄活动期间,共签订2份长期战略协议,4份框架协议,6份项目投资协议,意向投资140亿元。
本报讯(记者 祁树江 通讯员 马玉祥)今年以来,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海东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好金融政策和服务“组合拳”,全面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民营经济“加速跑”。
2月20日,海东市举办以“共建新质海东 共享绿算未来”为主题的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共谋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新机遇,共商合作共赢新篇章。
编者按:2024青海省丝路花儿艺术节今日正式拉开帷幕,以“花儿”之名,海东市向广大游客发出邀约,但共赴的绝非仅仅是一场文化盛宴,而是文化、体育、商贸、旅游、农业交相辉映的绚丽“拼盘”。五业融合发展在海东已经起步,其发展优势有哪些,发展潜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