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4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陈亚男 曾星怡) 近期,国内2名初中生因病抢救无效死亡,其血液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根据相关部门的通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潜伏期通常为1至7天,两个病例间隔跨度为20天,从发病到死亡都没有超过24小时。
可我在门诊接诊时发现,除了常见的感冒和流感症状外,还有一些患者的症状更为严重,逐渐发展成脑膜炎,甚至出现了脑膜炎的并发症,在我的临床经验中,冬季脑膜炎并发症的发生并不少见,而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流行性脑膜炎进入高发季流脑感染后发病进展非常迅速临近开学“神兽归笼”托幼机构、学校属于人群密集区域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市民要加强防范国家疾控局发布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全国分别报告流脑21例和17例。
(通讯员:赵贇)三月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多变,时寒时暖,此时既是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也是流行性脑膜炎高发时期。在目前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流行性脑膜炎病死率排序前5位。
来源:【人民健康网】4月24日是世界脑膜炎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发烧会不会把脑子烧坏?发烧会不会烧成脑膜炎?在本期《1分钟养生课》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病院副主任医师李静为广大网友讲解相关知识。
(通讯员:谭珺)流行性脑膜炎一般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流脑的临床特征是寒颤、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宝爸宝妈请注意!冬春季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很重要。流行性脑膜炎,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脑膜炎为主的疾病,通常称作“流脑”。虽然流脑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都是在冬春季节高发,但本质不同,流脑是细菌性传染病,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
近日,西宁市一中学两名中学生先后发烧,迅速死亡,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最终两名中学生的死因被确定,是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导致的流行性脑膜炎。从媒体公布的情况推测,应该属于致命的爆发性脑膜炎。接下来顺义妇儿医院儿科刘宗文副主任医师就来为大家介绍流行性脑膜炎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
□ 陈卫碧 张婧喝冰箱剩鸡汤容易感染脑膜炎,冰箱菜品务必煮熟再吃?孩子持续发烧、头痛不可小觑,别把脑膜炎误以为普通的感冒?每隔一段时间都能听闻类似的说法,尤其是关于“吃出来”的脑膜炎,令很多人不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预防?
预防好像可以接受脑膜炎双球菌疫苗,现时香港裕力共有四种已注册的脑膜炎双球菌疫苗(一种二价及三种四价)。四价疫苗则可以预防A、C、Y和W135型脑膜炎双球菌。适用年龄为9个月到55岁。而内地注射脑膜炎疫苗只能保护A及C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