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布财报的B站,又再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但品牌在开启B站营销,追求品销增长的过程中,需要提前掌握平台的文化和调性,敏锐地洞察年轻人的兴趣倾向和语言潮流、社群文化,谨慎入局,尤其是面对Z时代群体,避免反噬,尴尬出局。
编辑导语:在B站,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制作精良的音乐视频,却无人问津,缺乏流量。而那些整活玩梗的视频却受到用户的关注,B站音乐机构运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快速扩圈的小破站站,正在成为吸引年轻用户、争夺流量的兵家必争之地。
而在其他纪录片比如《守护解放西》中,这一点平衡的较好,相关娱乐元素的选取与呈现不容易影响到选材,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素材源自于警局当下发生的事,天然带有真实性,但另一方面也在于当事件进行到较为沉重的阶段时,与之相关的娱乐元素不会喧宾夺主,从而使观众有时间有注意力体会到影片的主题。
新京报讯 6月25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在上海电视节的微短剧大会上发布了精品微短剧领域的内容规划和扶持计划。今年,B站计划推出近20部优质的精品微短剧作品,涵盖社会、文化、校园、悬疑、喜剧、文旅、历史、现实主义等内容题材。
4月27日,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发布《2022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报告),以“与年轻一代共创价值”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B站在企业管治、社区治理、创作者赋能、社会责任和绿色环保等方面的举措。
随着技术与传播形式的飞速变迁,内容丰富度提升、去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媒体内容创新略显滞后。《青年记者》2023年第15期“前沿报告”,邀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强月新、博士生胡青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周敏、博士生郅慧,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申玲玲,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莹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月,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社交媒体运营三室主编李志伟,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编辑、新华社B站账号负责人黄康懿,围绕“媒体内容共创”展开了探讨。
2022年教师节,联合半月谈等官媒,B站以一支短片《送月亮的人》刷屏全网,再次凭诚心之作实力出圈。细数目前做得较好的短视频平台,无外乎抖音、快手和B站,前两个更早实现商业化落地,而后者B站不仅起步晚,营销土壤更是与用户群体那般,个性且捉摸不透,让不少处于营销弱势的品牌铩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