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鼎革以后,满汉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经历了一个从剧烈冲突到长期磨合,进而逐渐融合的过程。据说这个十从十不从,是由降清的明臣金之俊与入关时掌握清朝实际权力的多尔衮共同确定的,黄浚《花随人圣庵摭忆补篇》载:“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它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并建立起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早年,满清还在关外时,由于其先祖属于游牧民族,以狩猎为主,在打猎的时候,头发时常会被树枝拉扯,极不方便,所以他们便将其它地方的头发剃净,只在后脑部位留有铜钱大小的一绺头发,编起来,因为它极象老鼠的尾巴,故称之为“金钱鼠尾”式。
有人说我们都被电视剧给骗了,清朝的大辫子不是电视剧上那个样子的,是很难看的。原来的辫子,就是头顶上留一小块头发,梳个小辫,小辫儿必须从铜钱孔穿过去才算合格。名曰金钱鼠尾辫。这种辫子丑的不得了。当然,在当时的满清人眼里还是很美的。我当时信以为真,也被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