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十里秦淮,桨声灯影。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漫步在秦淮河畔游览、购物、打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2月13日,西五华里休闲文化街区项目举行开工活动,这是今年南京主城板块首次重大项目开工。
南京内秦淮河西五华里将重新焕发活力。6月4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内秦淮河西五华里二期(西水关—上浮桥段)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批前公示,该段1至5号地块将拟建1-4层商业配套建筑,改造两栋商务楼,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修缮,打造8个游船码头。
扬子晚报网2月13日讯(记者 张可)2月13日上午,南京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活动在秦淮区举行,总投资45.89亿元的西五华里休闲文化街区项目现场正式开工,项目整体将于2027年底竣工交付并陆续投入运营。西五华里项目地处“十里秦淮”西段,东起甘露桥、西至西水关。
扬子晚报网12月22日讯(记者 马祚波)又挂地了!南京土地市场网12月22日晚间再次挂出最新一期的土地出让公告,共有10幅地块现身。记者发现,涉宅地块仅有2幅,分别位于江北雨山路和城北新港片区,南京老城南秦淮河西五华里的6幅商办、娱乐用地集中亮相。
而近来很多人就“穿越”体验了一把明代最平凡的市井生活。一幅“江南百景图”带着人们重绘大明,而这幅图却并不是真的山水画卷,而是最近火爆的手游,在游戏中你成为一个城市规划师,领略在江南水乡晴耕雨读的闲暇日常。
紫藤花浪漫盛开,老门东景区的屋檐瓦舍相衬;木绣球满树雪白,明城墙当背景板……4月上旬,南京“春花配古建筑”频频登上热搜,城市吸引力再上新台阶。春风吹暖消费,南京成了“网红”城市。如果说春日旅游消费强势复苏是丰收的果实,守住历史家底、留住“最南京”便是早前播下的一粒种子。
来源:【紫金山新闻】十里秦淮的东段,也就是东五华里,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和元宵节,花灯璀璨、游人如织,文旅市场“热辣滚烫”的数据为南京文旅发展写下“精彩注脚”。春启新程,万物复苏。2月13日上午,西五华里休闲文化街区项目正式开工。
资讯速递01 国家发改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国家发改委13日消息,国家下达新一批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50亿元,主要投向832个脱贫县等欠发达地区,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劳务用工量大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电影《周处除三害》正在火热上映中,南京老城南门东的“周处读书台”再次登上热搜。而前不久西街考古出南朝梁代都城南大门,也让这里有望成为南京未来一处超级文旅IP。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曾著文感慨“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
2月13日,南京市召开2月份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活动暨项目引育和建设推进会,实地观摩项目、通报项目和招商情况、研究下一步工作举措,全面树立猛攻产业投资的导向,掀起大抓新增项目热潮,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
漫步街头小巷,不经意间邂逅百年老宅,主人还可能会热情邀请你进院赏花;驾车驶过乡村,在“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中细细品味“村咖”;下榻千年古巷中的小楼,俯瞰旁边灯市火树银花,听古戏台评弹声袅袅……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如今南京市农工商文体旅等产业深度融合,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和新业
来源:【紫金山新闻】华灯初上,到熙南里“灯火天街”听南京白局和苏州评弹;行舟展卷,乘秦淮河西五华里沉浸式游船穿梭于《上元灯彩图》中;花灯璀璨,在老门东非遗传习馆体验南京绒花和烧蓝工艺制簪……春节即将到来,记者走访后发现,南京夜游不断上新,将非遗民俗体验、沉浸式演艺、夜集市等有机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