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中共永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理响永州·故事荟”,我是本期的主讲员杨柳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蒋先云——“黄埔第一人” 要说民国时期最牛逼的学校,除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还有一所大家耳熟能详的学校——黄埔军校,这所培育了众多高级将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学,前后涌现出很多牛逼的人,他们还没毕业时就在学校里崭露头
1917年,考入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同李立三,刘少奇一起领导了安源工人大罢工,以及水口山旷工大罢工,1924年春,第一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贺衷寒,陈赓并称“黄埔三杰”,1925年,为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之一,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党代表,参加第二次东征,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退出国民党和第1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总司令部秘书兼补充团第5团团长,后任第11军26师77团党代表和团长,1927年,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队长,1927年5月28日,北伐战斗中英勇牺牲。
书接上文,“战将”人生第一份工作在一众大佬的帮助下算是个不错的“亮相”,接下来即将开始我们真正的故事~~~“黄埔岁月”“战将”牺牲的非常早,但是他却用短短的25年的人生,创造了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辉煌。在古代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在黄埔军校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军事人才,他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或许,答案并不在陈赓、徐向前、杜聿明、胡宗南、宋希濂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中,而是那个曾经以第一名进入黄埔,又以第一名毕业,却英年早逝的蒋先云。
他们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为了所有的劳苦大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是想让普通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叶挺原名叶为询,广东惠州人,保定军校毕业,我国著名军事家,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他写起,1924年入党,北伐名将,北伐中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铁军”独立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创始人,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