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各种分类困惑,为此,台北社区联合辖区居民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小讲堂”活动。小讲堂上,居民们了解了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4月21日,“两岸共话家园美”昌平·高雄基层社区环保治理云交流活动在北京和高雄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主办方供图)两地书法家代表为本次活动共同挥毫泼墨,书写下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主办方供图)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马晓叶):4月21日,“两岸共话家园
“当年台北发行环保手提袋,3000多台币,民众早早去排队购买,还有人没买到。9月1日,在北京西城与台湾高雄两地同步开展的“垃圾分类为城市添彩 京台携手一起向未来”线上交流培训会上,来自台湾的专家分享了台湾如何通过垃圾治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思考。
澳门立法会林宇滔议员:在减塑方面,塑料如果被充分利用,也是环保的材料,但一次性的塑料滥用导致很多环保问题出现,关键在于要避免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只用一次肯定不环保,应该要出台禁止一次性塑料产品的时间表,这也是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大方向。
两地城市管理部门代表、环保专家、基层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社区居民,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来的垃圾分类情况、台湾在厨余垃圾、大件垃圾、可回收物方面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澎湖县湖西乡红罗垃圾掩埋场近日发生一场严重火灾,引发全台对岛内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澎湖这处垃圾掩埋场9日早上发生大火,疑因掩埋垃圾的沼气自燃。
一方是“云南第一村”,一方是“台湾精华区”,一个在滇中新农村,一个在台北市中心。本次活动是由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台湾华夏文教农经交流协会承办,以“共谋民生福祉 共享治理经验”为主题,交流分享社区管理的经验做法,旨在搭建玉溪与台北两地社区交流互动的新平台,提升两岸基层治理的层次和水平。
3月26日 叶芋课堂又开课啦~两岸融合·台胞社工社区行动~首期银发族系列活动以“变废为宝”为主题,这是我家的宝!在叶厝社区欢乐开始!变“废”为宝从今年3月开始至5月,集美区台胞社工服务中心依托丰富的师资,联合叶厝社区共同举办银发族变“废”为宝系列活动。
在台湾的七天里,我只听到过两声汽车鸣笛,一次是下雨天,堂姐开车载着我在等红灯时,她低头查看手机信息,以致绿灯亮了还不开车,后边的司机等不及了才按了一下喇叭,我只听到了极短极小声的一声,堂姐一个激灵,赶忙说不好意思。
如今,许多城市小区、乡村街道,都根据不同垃圾类型,设置了不同的垃圾箱。然而,由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指导、规范、监督等时紧时松,分类、运输、处置、利用等各个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垃圾分类没有落到实处的情况并不鲜见。
活动现场(连云港市台办供图)中国台湾网3月14日讯 今年3月12日是全国第46个植树节,由张家港市台办、团市委主办的“‘向着春天出发’美丽乡村志愿行——‘农村青年林’主题植树活动”在张家港市两岸美丽乡村交流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