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干冷,室内暖气很足,很多人的身体就“起火”了。冬季上火,罪魁祸首就是“燥”:一是天气干燥;二是室内取暖温度高;三是进补季节,许多人饮食过于温热。另外,年末压力大,也容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咽干、鼻干、大便干燥等症状。防上火,大白菜和白萝卜是最能去火的好食物。
原本被我国认为一文不值的“垃圾”,如今却成了其他国家当地人民的摇钱来源,这一转变令人深思。甘蔗汁中的天然糖分给人带来怡人的甜味,印度各地都有制糖厂,他们会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甘蔗,然后通过压榨和提取来生产白糖,这些制糖厂一般都设立在甘蔗产区附近,这样可以确保原料的供应。
吃是一种本能吗?是,又不全是。人类对于食物营养的本能需求,贯穿生息繁衍的全过程。数千年来,这种本能也伴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成为一种社会性行为。从食物中,我们可以窥见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元素的流动与交织。人类与食物的这种关系,在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印度禁止出口洋葱至明年3月底 限制出口的食品清单拉长】财联社12月8日电,印度政府7日表示,禁止出口洋葱,直到明年3月31日,不过在通知发布之前已经在装载的货物,仍然可以出口。洋葱禁令发布前一天,印度限制使用甘蔗汁来生产生物燃料,此举旨在扩大甘蔗汁储备。
图片说明: 印度村庄的一名男子正在熬糖。本报特约记者 宇 同随着天气转冷和排灯节等节日的到来,印度许多地方开始食用粗糖制作的传统冬季甜食。这种粗糖一般用甘蔗作为原料,在一些乡村作坊用古法熬制、手工制作,印度人称之为“贾格里”或“沙卡拉”,认为在冬季食用能够驱寒祛病,利于身体健康。
欧美确诊人数狂飙的时候,印度只有几百人;除中国外,世界180个国家纷纷沦陷,检测试剂盒都不够用的时候,印度总理莫迪呼吁印度人在晚上9点集体点灯“抗疫”;大家为疫苗焦头烂额的时候,还是莫迪,鼓励全民喝牛尿提高自身免疫力,并以身作则;更神奇的是,这些匪夷所思的抗议举措,竟然像是奏效了
5月27日,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地区,一名男子在炎热的下午骑着自行车,脸上裹着一块布来防晒。新华社发(斯特林格摄)印度多地近日酷热难耐,最高气温频频刷新纪录。26日,印度北部拉贾斯坦邦珀洛迪市最高气温达50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