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盘子里挑挑捡捡却并没吃又到另一个盘子里去挑挑捡捡,让人不太明白这人究竟想吃什么,这人比较无聊、思想不容易集中、自我但理想不远大、自私但常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挑剔别人但自己不一定拿得出更好的方案我们简单的知道人的性格分内向和外向,然后还有一个多重性格,但却不知道!
到底“有没有家教”似乎也只能是沦为口水战。从这个角度而言。或许那些被长辈嫌弃。“穷讲究”的年轻人。才真正抓住了“饭桌礼仪”的真谛。与其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矩锱铢必较。倒不如把“卫生”作为聚餐时。要遵循的第一标准。毕竟,单靠“吃相”识别出的人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老北京人的饭桌规矩,反映出几百年来养成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折射出老北京的价值观念,其中就有不少与勤俭节约有关。
上周末家庭聚餐,表弟把筷子伸到我碗里夹菜的动作,让我想起五年前那个改变我对"人品"认知的场景。那时刚入职的实习生小张,总是把公司聚餐当成个人表演秀——筷子敲碗边催服务员上菜,说话时喷着饭菜沫打断领导讲话,最后还把擦嘴的纸巾团扔在桌上。